商标3
今年以来,我国每天诞生近2万家企业。一家家朝气蓬勃的创业企业,汇聚成澎湃的创新创业创造热潮,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充沛活力。
经济下行压力之下,创业热情还高不高?创业企业能否成为稳增长的有力支撑?如何进一步激活创业企业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调查走访了北京、上海等地多家创业企业、投资机构。
“10秒钟,我们的洗衣粉卖出100万元!”刚过去的“双11”,品牌创立不到两年的洗护用品企业“森林海洋”在网上热销,让创始人周大凯很是开心,“咱们主打的洗衣粉具有免搓洗、无残留等特性,紧贴市场需求,直击行业痛点,所以才这么火。”
经济下行压力下,创业企业的状况如何?一连走访近10家创业企业和团队,我们感到更多的,是积极的信号,是勃勃的生机。
“预计年底前,我们会有大动作——发射国内商业航天第一颗低轨宽带卫星!”作为一家2018年4月才投入运营的商业航天企业,“银河航天”刚出生就步入了快车道,员工已超140人,合伙人、副总裁刘畅介绍,公司管理团队运营经验较为丰富,研发团队招揽了全国顶尖人才,技术储备先进,“投资人也很给力,发展快不奇怪。”
“我们正在研发的核心技术,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在人体内可降解的心脏支架,全球独有。”来到位于北京大兴的中关村医疗器械园,阿迈特医疗器械公司董事长刘青告诉记者,医疗器械的研发周期很长,公司虽已创立8年,但直到今年才完成动物试验、转入临床试验阶段,“做仿制品,省时、省事、回本快,做创新产品,所有都得从头开始。可是既然选择走这条路,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。如果一切顺利,公司在2024年会拿到产品注册证,到那时我们才有资格谈盈利。”
“刚成立一年,我们就吸纳了20人就业”“虽然没盈利,可我们每年都能提供40多个稳定岗位”……采访中,不少创业企业对自身解决就业的贡献颇为自豪。“创业企业虽小,却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,进而也通过稳就业带动稳增长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说。
一家家活力四射的创业企业,也开启了中国经济的未来。
“新一轮创业的最大特点之一,就是以创新带动创业。许多创业企业不是亦步亦趋、简单复制,而是瞄准了新兴领域、细分市场,在技术、产品、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。”吕薇认为,这些创业企业的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,也将通过促进市场竞争、加速结构调整,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、行稳致远。
数家共享单车企业破产,一些“互联网+”创业企业关门……去年以来,创业圈的一些负面消息也令人担忧:当下还是创业好时机吗?
投资机构近两年的决策走向或许可以做些参考——“对天使投资而言,资本热潮已经过去,机构拥有的资金量有一定下降,投资将更加谨慎。”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认为,不同于2014—2015年资本井喷期时大量资金涌入、创业企业估值虚高的情形,如今的投资者更加谨慎。
与此同时,真正的好项目仍然抢手。“虽然商业航天投资规模巨大、回报周期很长,但各路资本很看好这个产业的长远发展,纷纷跟进。”刘畅表示,银河航天近两年已获得建投华科、顺为资本、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,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50亿元,“好项目永远是稀缺品。对创业者而言,市场上永远都有机遇,关键要看项目本身的质量。”
采访中,企业普遍认为,市场不“炒”了,资金不“热”了,反而为创业提供了更加平稳的环境、更加有利的时机。展望未来,几乎所有企业都表示乐观——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,让他们看到了广阔的成长空间。
“任何时候,创业都是有风险的。创业的成功,往往也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。”吴卫军认为,在中国,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做支撑,创业的平均试错成本相对较低,而一旦创业成功,正面效应则是巨大的,“为此,一定要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,让创业者大胆去闯、放手去干。”
“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创业土壤、最多的市场机遇,在新经济领域,有许多新型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都已跻身世界前列。”张野的话代表了不少创业者的心声:在这样的时代机遇面前,只要练好内功、做好自己,就会赢得市场、赢得回报。(作者:刘志强、李心萍)
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“聚焦客户需求,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,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”的重大使命,打造“互联网+知夫子”知识产权交易平台,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,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,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。
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,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,外观专利14466个。同时,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,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,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,从保护、管理、运营、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。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,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,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商标3
特色小店是指那些承载城市记忆,或是蕴涵城市文化的店铺。它们没有高端品牌那般规模和体量,也许只是一家面积不大的门店,但其传递的城市精神是无可比拟的。
日前,成都发布《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》(下称意见),明确鼓励特色小店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,包括对将传统门店改造为有引领性的旗舰店、概念店、体验店、定制店,按照改造费用的30%,择优最高给予30万元的补贴。
什么样的特色算“成都特色”?什么样的店算“特色小店”?新政施行,谁将受益?记者采访了被认为具有成都代表性的传统小店——甘食记。以此为代表,可以窥见被评为“特色小店”的必备要素。
84年前,为了家庭生计,成都人甘家林在东门水码头挑担售卖肥肠粉。今天,成都有一家主营肥肠粉的甘食记餐饮有限公司,在全国已经开设24个门店。创始人叫甘乐,是甘加林的第3个孙子。
甘食记全名“甘食记成都肥肠粉”,比起其他连锁饭店,24家的门店规模并不算太多。但无论从名字到商品,甘食记都极富“成都味”,以至于在西安,一提起成都名小吃,一些人首先就会想到肥肠粉。
11年前,甘乐还是成都室内设计圈里小有名气的设计师。但家族手艺不能失传,2008年,他在成都注册了甘食记餐饮有限公司,把肥肠粉当作一项非传统夫妻店的模式经营。换句话说,从一开始,甘乐的目的,就是把传统肥肠粉的街边小摊模式,改造为更加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门店,且目标是全国连锁化经营发展模式。
肥肠粉是一项极具成都特色的小吃。与云南过桥米线、桂林米粉不同,其是由红薯粉制成,且每餐都是鲜粉,现打现卖,在川渝地区家喻户晓。
但现实却有些“骨感”:春熙路附近一家挂有“肥肠粉”招牌的店主透露,随着物价上涨,传统夫妻店模式运营成本增高, 一些专卖肥肠粉的街边小摊不得不增加产品类型以吸引客流,或关门歇业。
2008年,甘食记首家店铺在成都文殊坊对面的北东街开业。以不到十元一碗的单品价格,该店首月日均流水达到4200元,9个月后,第二家店在成都开业,此后陆续在成都多个区域开设了10余家门店。
2017年,甘乐带着品牌介绍资料去到陕西西安,计划在省外开设首店。头一次来外地,没有足够的市场认知,甘乐不得不以每天见5-6个商业综合体招商经理的频率寻找品牌入驻机会。直到当年10月9日,甘食记西安首店在大悦城开业,每天营业额达3万元。
几年前,甘乐将“甘食记百年肥肠粉”更名为“甘食记成都肥肠粉”,在西安、大连、贵阳等地陆续开设城市首店,并即将登陆澳洲墨尔本,肥肠粉和成都,两个曾经只是偏居西南、看似关系不深的概念,却因为特色小店的发展而紧密相连。
特色小店不仅仅是一种食物。从某种意义上看,它还能传递出一种生活方式:譬如成都有上千家茶馆,却既能与其他地区的茶馆错位竞争,市场又能满足蔚为可观的茶馆量级。
当然,成都的茶馆也并非千篇一律。当谈论特色小店,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“特色”:在成都日前发布的意见中,其被指是传承“成都味儿”,蕴含天府文化,展现工匠精神,承载城市记忆。
几年前,汐禾在金牛区实业路附近经营了一家面积不算大的“不舍”茶馆,传递的正是老成都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。网友“脑洞不够用”曾发布了一条点评:“名字取得挺好的,去了就让人不舍,是对那种悠闲自得的不舍”。
茶在这里不是主角。在不舍的理解中,成都人爱玩、广交朋友,因而茶叶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,衍生成一种城市名片。正如茶曾被视作一种传统的饮品,但特色小店与传统文化有了趣味的结合,就连00后和居住在附近的外国人,也因茶而聚集起来。“在这里,茶不仅是传统的记忆,还是新的交流载体。”
更为重要的是,这种特色小店还因创新而成为一种城市名片。不舍以茶为载体的文创伴手礼现已入驻方所书店在全国的多个卖场,来自上海、北京、南京等地的书店、买手店也慕名而来。“对他们来说,这里是最能了解成都文化的场所。”不舍茶空间的主理人说,茶馆文化赋予了不舍的品牌价值,随着发展,不舍这样的特色小店,也正在成为成都茶馆文化的名片。
而在市场化的当下,“不舍”们还在得到新生。不同的文化领域还需要不同的文创伴手礼。而接下来,他们还在设计一系列具有成都味的产品,计划有机会到杭州西湖边设置快闪店,以茶为媒传递成都文化。
此前,上海曾启动“全球新品首发地”项目,北京上月也发布《关于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的若干措施》。在首店经济的概念下,成都在推动城市首店之外,创新性提到了特色小店的发展。
甘食记和不舍,两种不同模式的经营理念指向了同一个方向:传承“成都味儿”。这与意见的定义不谋而合。
两者均可被定义为首店,即首家店设在成都。仲量联行华西区零售地产部资深董事褚丹认为,特色小店不是割裂的经济学概念,其更像是首店经济的延伸意义。尤其是,在北京、上海争相布局首店经济的现状下,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关键。具体而言,成都需要瞄准的是城市“标签化”的不同点,是区别其他城市,能够代表创造力和城市文化特性的载体。
包容、多元、创意,要成为特色小店,褚丹认为必须具备该三要素。“一个成功的特色小店需要具有人气高、好评率高,甚至是城市名片的特点。”其表示,在发展逻辑上,与城市类似,特色小店首先也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且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城市特色。
但不同的是,甘食记还通过连锁化布局在其他地方实现更多不同的西安首店、北方首店,甚至澳大利亚首店。这与传统特色小店的发展路径吻合: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特色小店也需要考虑品牌的打造以及企业的规模化与流程化,包括找到自己的路径来进行目标客群甄别、差异化定位产品、店铺选址、店铺装修、运营团队培养等,为连锁化或规模化扩张做好准备。
不过,仍保持一家门店规模的“不舍”又如何融入特色小店经济?对于成都而言,成都安逸闲适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。“特色小店不拘泥于实体载体。”褚丹表示,通过打造生活化的消费场景以及体验式的消费模式,成都的“生活方式”可以借由特色小店的载体走出去。(邹悦)
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“聚焦客户需求,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,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”的重大使命,打造“互联网+知夫子”知识产权交易平台,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,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,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。
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,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,外观专利14466个。同时,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,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,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,从保护、管理、运营、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。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,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,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。